13日至15日,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社工部、团市委、龙城志愿者协会等多部门,共同开展“我爱湘乡我的家”“湘伴童悦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暑假研学关爱活动。40名孩子在3天2晚的旅程中,走进井冈山与炎帝陵,在红色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成长。
活动现场。
红色初启:陵园追思与井冈初见
13日,研学队伍首站抵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。馆内毛泽东撰写《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?》时用过的油灯、朱德挑粮的扁担……近3万件文物承载着革命记忆,孩子们驻足凝视,在陈旧物件中触摸先辈们“在艰难中求真理”的执着。
随后,井冈山斗争全景画声光电演示馆让历史“活”了起来。112米长、18米高的画卷结合声光电技术,生动再现三湾改编、井冈山会师等场景。当黄洋界保卫战的“枪炮声”响起,孩子们屏息凝神,仿佛亲历革命先烈为理想浴血奋战的壮阔历程。
之后,孩子们瞻仰了北山烈士陵园,远眺井冈山主峰五指峰。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内,《井冈山的斗争》的文稿,让孩子们读懂了“工农武装割据”思想诞生的不易。
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。
红色浸润:井冈精神与初心感悟
14日,在黄洋界哨口的晨光中,孩子们参观了哨口工事、保卫战胜利纪念碑。站在朱德挑粮歇脚的大荷树下,耳边回荡着毛主席“从这里看到全中国、全世界”的豪迈话语。在五龙潭瀑布边,银练飞泻、彩虹映水,老师的讲解让自然景观与革命记忆交织:“当年红军也曾在此休整,瀑布的轰鸣是奋进的号角。”
下午的行程里,百竹园的奇竹摇曳生姿,小井红军医院的旧物诉说着感人故事。孩子们在小井烈士墓前默哀,在曾志同志墓前鞠躬,在大井毛泽东旧居的“残墙”“读书石”旁,感受伟人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初心。
参观井冈山黄洋界碑林。
文化寻根:炎帝溯源与关爱探访
15日上午,研学队伍前往国家5A级景区炎帝陵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孩子们了解炎帝教民耕种、尝百草的事迹,在寻根问祖中厚植文化自信,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参观炎帝纪念馆。
当日下午,研学团来到湘潭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。中心负责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住宿等生活环境,温馨的布置、完善的设施,传递着社会对困境儿童的关爱。参观结束后,研学团返回湘乡,为此次旅程画下句号。
此次研学活动以红色教育为线、文化传承为魂,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、触摸历史温度。市龙城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依托“湘伴童悦”项目,联动多部门力量,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搭建更多成长平台,让爱与希望伴随孩子们一路前行。